生活常识篇
1.电压与电器。美国的供电电压是110V/60Hz,与中国大陆的220V/50Hz不同,从中国带来的电器可能需要适配器或变压器才能正常使用。建议携带自适应110V-240V电压范围的电器。
2.交通规则。过马路时要注意人行道信号灯,通常需要按路边按钮激活绿灯。此外,驾驶习惯、交规与中国也有所不同,如车辆靠右行驶,行人有优先权等。
3.消费与支付。美国餐饮业有给小费的习惯,一般在餐厅用餐时会给账单金额的10%-15%作为小费。而对于提供服务的行业,如理发、酒店行李员等也要酌情给予小费。日常消费多采用刷卡或移动支付方式,部分场所可能要求出示ID验证身份。
4.衣物洗涤。美国家庭普遍使用烘干机而非晾晒衣物,所以购买衣物时要考虑缩水问题,选择稍大一些的尺码。同时,由于室内暖气充足,冬季在室内穿着较轻薄,秋衣秋裤并非必需,但外出时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仍然重要。
5.生活习惯。美国的房屋通常配备完善的供暖系统,冬天室内温度较高,故当地人较少穿秋裤。留学生可以准备适合室内外温差变化的衣物,如T恤、卫衣以及应对寒冷天气的羽绒服。
社交礼仪篇
1.距离产生美:与人谈话时间,要保持距离。和美国人说话,不可站的太近,一般保持在半米距离比较合适。
2.语气要温柔:美国崇尚绅士社交,在公众场合比较安静,人们谈话都很轻,除非紧急情况,一般不会大声喊叫。
3.真诚要保持:和美国人说话时,要保持眼光接触,微笑很重要。
4.文化差异要记牢:美国开玩笑和中国的玩笑方式不同,一些我们认为的玩笑会使美国人不悦,他们思维比较直接,很讲信誉。
5.同性不可太亲密:同性在美国一起跳舞,或者勾肩搭背,都是不行的,这是公认的社交礼仪之一,同性朋友之间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。
6.不要随便抚摸小孩:摸小朋友的脸蛋和小手,在美国人看来是非常不礼貌的。
7、拜访礼仪:进门先脱掉帽子和外套,摘下墨镜,先问候女主人再问候男主人。
8、公众场合不化妆:在公众场合化妆,美国人会认为没有教养。同时,美国忌讳全身穿黑衣服,认为参加葬礼的时候才全身穿黑色。